物理:前易后难 侧重能力
点评教师:福建师大附中特级教师、物理教研组组长张安
[试卷点评]
本次省质检,基本能看出考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体现。省质检理综试卷物理部分,考查知识点的覆盖面广,注重基础知识,能紧扣《考试大纲》,要求与高考比较接近,但II卷难度略高于高考。
首先,选择题部分注重考查基础知识,前面部分难度不大,考生能够拿到基本分数。最后一道选择第21题,难在计算量比较大,又是三项选择,得分率极低。其次,整份试卷对考生的各种能力要求比较高,主要表现在设计型实验题,窍门较多、思维的量比较大,考生得分情况很不理想。例如:II卷第22题,要求设计电路图(3分)基本没有考生得分,而这一小题失分又影响到下面的公式得分。公式推导繁琐,耗时太多。第三,物理试题亮点较多,联系实际的试题情境比较多,反映出与高中新课改相衔接的理念。例如,第23题利用平面镜的反射测量保龄球的速度、第24题污水井盖的滑行、第25题自由电子激光器等,这些大的计算题都侧重与科学技术、社会实际等相结合,题目比较有新意,接近高考的命题思路。
[对策高考]
下一阶段复习训练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:要学会控制时间,这是学生在综合科考查中反映出来的通病。例如这次省质检,有些考生做完生物、化学就来不及做物理;有的学生被难题耗住,容易得分的题却来不及解答。因此,在规定的单位时间内完成试题的训练显得非常重要,要做到会答的题目不丢分。
省质检后将进入第二轮复习,一方面要加强习题训练,另一方面要在训练中弥补缺漏,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能力。这一阶段,老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,包括习题材料的选择、学生存在哪些薄弱环节、如何采取措施弥补缺漏等等。总而言之,第二轮复习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,进行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。